媒體宣傳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

 
 
S__67108870.jpg
 
 
🏠《名醫到我家》🏡
空中講座🌲線上直播
 
🌲主持人:許心華博士
*無國界醫療慈善大使
*快樂電台《名醫到我家》節目主持人
 
專訪報導:
中醫走向國際化 合併自然醫學及整合醫學
世界名醫 張永賢教授
2025.3.30🌲首播開講
 
 
 
 
 
 
🏠《名醫到我家》🏡
空中講座🌲線上直播
 
🌲主持人:許心華博士
*無國界醫療慈善大使
*快樂電台《名醫到我家》節目主持人
 
專訪報導:
自然醫學革命性突破!
 張淵豪博士量子療法
🌳打破傳統醫學框架🌳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1.jpg
《愛心昇華》系列1
 
 以愛開心門 許心華樂做愛的藝術家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巴曲花波情緒療法權威許心華身上散發出一種信息,信息中透著~開心,原來,許心華有一經典名言~開心是世界最大的法門。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2.jpg
《愛心昇華》系列2
 
創量子花波療法 許心華開啟巴曲花波新里程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可以說將人類對生命探究推向新高點,許心華博士首創量子花波療法,則為量子花波療育開啟了新的里程碑。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3.jpg
《愛心昇華》系列3
 
許心華深入骨髓的花波專業散發出洋溢熱情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一提到花波,許心華博士彷彿花仙子上身,雙眼放光!熱情洋溢!若有機會聆聽她親自講授的花波課程,用如數家珍不足以形容,而是一種深入骨髓後自然散發的專業順暢!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4.jpg
《愛心昇華》系列4
 
醫學與公益融合 許心華為花波療法開新局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推動花波療法與教育功不可沒的許心華,奠定花波在台灣發展的醫學地位基礎,更結合公益,為花波療育開創了新局。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4.jpg
《愛心昇華》系列5
 
花波療育系統化 許心華的教育藍海無邊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量子花波研究中心主任兼國際花波講師總教練許心華認為,”花波療育”是一大片待開發的藍海,她以整合醫學專業背景和花波專精知識及臨床應用經驗,建置了完整的教育體系。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6.jpg
《愛心昇華》系列6
 
以幸福回報花波 許心華整合開心人生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夫唱婦隨在21世紀似乎越來越少見,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量子花波研究中心主任兼國際花波講師總教練許心華卻以愛為劇本核心演了一齣夫唱婦隨,隨夫婿赴日攻讀博士,又陪伴返台,為家庭生活贏得滿堂彩!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7.jpg
《愛心昇華》系列7
 
擺脫心理感冒 許心華花波助人有實證
《愛心昇華》系列7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量子花波療法,科學驗證的實證案例,增添學習者和使用者的信心成為許心華花波教育團隊特色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8.jpg
《愛心昇華》系列8
 
靈童女兒在我家 許心華花波傳承力道大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花波療育教育家、量子花波療法創始人許心華博士”遇見巴曲花波” 一書,由女兒謝昊霓共同協力完成,她說寶貝女兒NiNi三歲便開始喝花波,八歲便會作曲,人稱靈童,上網打”謝昊霓”搜尋,讓人驚訝,NiNi老師擁有自己的廣大粉絲,完全不需要母親的光環,自有一片天。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09.jpg
《愛心昇華》系列9
 
鳳凰弟子在四處 許心華愛心昇華於八方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一系列花波階段課程有次第的因應不同程度者學習,培養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花波療育家、量子花波療法創始人許心華博士可謂桃李滿天下,學生們成為許心華愛心昇華擴散傳續花波療育的一股強勁力量。
 
 
愛心昇華系列報導_10.jpg
《愛心昇華》系列 10
 
花波療育生力軍 情緒寶寶志工樂當公益先峰
【記者 楊宜/專題報導】花波療育教育家、量子花波療法創始人許心華博士長期以來推動花波和自然醫學,以教育為基底,公益當先鋒。展望未來,許心華決定自我抽離,成全大我誕生,培養108位~情緒寶寶志工成為實踐花波助人的生力軍,下一階段推動公益的先鋒部隊,108之數富含多重意義被各界運用廣泛,許心華取其無盡之義,盼助人的力量無極限。
 
 

以德昇華溫馨分享

清明時節訪恩師記
張淵豪 博士
清明時節訪恩師記-張淵豪教授_2.jpg
清明時節訪恩師記-張淵豪教授_1.jpg
 

陳嘉綺 博士

1986 年,許心華副校長在台灣媒體尚屬封閉的戒嚴時代,以「學術無國界.慈善無邊界」的精神,在政府特準之下創立了《春陽雜誌》,擔任發行人兼採訪記者。不久後,又創辦財團法人春陽文教基金會,致力於服務燒燙傷患者及身心障礙朋友。
當年,許博士曾向彌勒佛立誓,願意為弱勢團體服務 10 年,之後再重返學術界。她不僅全心投入社會公益,更致力於推廣無毒、無侵入性的自然醫學教育,並進一步結合中西醫學,為「整合醫學」開創新的里程碑。
 
1995 年推動海峽兩岸愛心交流,正值海峽兩岸政局動盪,甚至引發導彈演習之際,許心華博士卻選擇扮演和平愛心天使的角色。在海基會的指導下,舉辦了《愛向我走來——海峽兩岸身心障礙朋友才藝表演交流活動》,讓愛心跨越政治界線,打開和平交流之門。該活動獲得國際媒體的熱烈報導,成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公益活動之一。
 
然而,當她奉獻國家、功成名就之際,許博士卻毅然決然選擇離開人人嚮往的基金會,低調地回歸學術界。她與夫婿謝天渝院士攜手,推廣量子花波、量子醫學、自然醫學,並創辦國際整合醫學高峰論壇,為醫學領域開創新視野,讓世界看見「德華醫學」的愛與專業
 
如今,許博士將繼續以資深記者的身份,用心報導美國國際自然醫學醫師總會的傑出量子花波教練,以及來自德華人才智庫的教授、副教授與專業醫學人士的卓越成就。
她計畫透過自媒體網站、報章雜誌等多元管道,精心報導這些有組織、有團隊的德華整合醫學人才智庫精英,以及那些無怨無悔奉獻社會的醫師與志工,讓世界看見他們的努力與貢獻。
 
這些有德、有品、有愛的德華醫學專家群,將透過許博士的報導,讓愛心能量持續擴散,共同創造一個幸福、健康的地球村。
 
總之,許心華博士一生致力於公益、醫學與教育,她的影響力不僅限於台灣,更拓展至國際舞台。未來,透過她的報導,全球將能看見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與愛心故事,讓世界充滿更多光與愛。讓我們一起關注,讓愛向我們走來!
 
美國西南德保羅大學
 
陳嘉琦 博士

曾俐敏 博士

一日的回”家”之旅

我在早上10點準時出現在心之嚮往的台南德華教學研究總部,這是我所敬仰的指導教授-許心華博士和謝天渝院長的家,也是我們這些在外辛苦奮鬥的小羊們,最想回來充電、放鬆的秘境。
 
這一棟坐落在花園中間的洋房,已經具備三級古蹟的年齡,一磚一瓦,一花一木,都帶著謝院長的能量,彷彿之中,在這個房子內,可以與祂的精神相通,就像祂不曾離開過般的自然靜謐,充滿生命氣息。
 
我親愛的許博士,是奇石專家,她帶著我探索她的收藏,告訴我每顆石頭的故事,他們是大自然所創造,甚至是宇宙的源頭,和生命的起源相連接著,每個靠近、觸碰寶石的瞬間,我感受到被洗滌的力量,在這裡待著,似乎時間是靜止的。我在總部完成美國德保羅大學博士班的畢業筆試考,這是我求學生涯中最幸福的考試片刻,心底不禁感謝院長,指引我回家的路。
 
完成筆試後,許博士陪著我,來到高雄醫學大學,這是我另一個家。在25年前畢業後,我就再也沒有好好回來看看母校。我和老師在既熟悉又陌生的高醫校園中散步著,老師和我分享著她和謝院長曾經待過的研究室、辦過的研討會場地,甚至提到謝院長是口腔衛生服務隊 (口衛隊)的創始人,而我至今一直在醫療界堅持做義診的源起,就是始於當初在大學時期下鄉服務時種下的起心動念,謝院長對醫療的奉獻與服務,對人的尊重與關愛,就這樣默默影響了我25年,我好像找到了為什麼從醫的初衷,即使現在我已經沒辦法直接在謝院長的指導下學習,但祂對我的影響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轉換成更高維度在陪伴著我。
 
到了生化研究所,和張基隆教授相見歡,好久以前,我就久仰他”SCI論文製造機”的大名,今日終於可以直接和張教授請益,甚至由他親自指導我的論文口試。這一切,如作夢般的幸福,這二十多年一直在學術界研究與學習,在整合醫學博士的養成之路,最後一哩仍由大師把關引路,是最完美的結束!
謝謝許博士給我這奇妙又感動的一天,也謝謝回歸宇宙的謝院長一直默默帶領,加入西德保教育聯盟的德華教育培訓團隊,我必將團隊這份對於教育與健康的熱忱與專業,繼續散佈到華人所在的各地。
感恩宇宙!
 
美國德保羅大學
曾俐敏 博士

黃庭瑄 博士

撰寫論文過程中的自我挑戰與成長

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對我而言,真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旅程。從一開始對如何下筆感到無所適從,到逐漸掌握寫作的節奏,甚至在某一章尚未完成時,腦海中已浮現下一章的輪廓,我不禁驚嘆自己竟然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更令我驚喜的是,我真的完成了一篇超過七萬多個字的論文!
 
在此,我衷心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許心華博士,無論是在我遇到困難或感到迷茫時,總能以深厚的學術造詣與專業指導,為我的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與寶貴的建議。
 
在研究過程中特別是在收集個案時,我謹慎規劃,確保選擇的是經醫師診斷,且完全未接觸花波療法與顱薦椎療法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每當個案的家長回饋孩子在療程後的明顯進步,或親子互動變得更加融洽時,我總能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喜悅與感激,而這種滿足感也讓我內心充滿成就感。為了完成論文,我研讀了大量的書籍與期刊,從中學習到許多臨床中難以接觸到的理論基礎與專業知識,這些不僅豐富了我的學術視野,也深化了我的實踐能力。
 
這篇論文的完成,不僅是我學術努力的結晶,更是一次自我挑戰的成功經驗。它不僅讓我獲得專業上的成長,也在生命旅程中留下了意義非凡的一頁

陳東誼 博士

在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東誼深刻體會到專業成長與個人喜悅的交織。這段旅程不僅是學術知識的累積,讓東誼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與知識,更是自我意識的深化。特別感恩那些在我研究過程中提供支持的貴人,他們的鼓勵與祝福東誼才能順利完成博士論文,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
 
最初,面對龐大的文獻和研究數據,時常廢寢忘食在書海中浮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東誼逐漸學會了如何有效地整理與分析資料,並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轉換視角的思維能力。
 
東誼特別感恩指導教授許心華副校長,不僅在學術上提供了寶貴的指導,還在心理上給予無限的支持。每一次的討論與反饋,都讓東誼對研究的方向更加清晰,並激發了創造力。
 
東誼特別感恩世界名醫謝天渝院長(國際口腔整合醫學之父)的教導,學習量子醫學的過程中,深深感悟先師所教導的意識造成疾病的量子醫學真諦,先師諄諄教誨提出「以病為師」,讓東誼更懂得站在個案的角度,以全人的視角來覺察反思,理解個案內在的真實需求,書寫量子醫學論文時,初期感覺量子學問深邃浩瀚,過程中想著謝院長越寫越感動 ,慢慢的進到一個心流裡面,忘卻了時間與空間,感覺文思泉湧、如有神助,洋洋灑灑論文就這樣完成了。
 
在意識維度上,撰寫論文的過程讓東誼更加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與潛力。東誼開始反思自己的研究對社會的影響,並思考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踐中。這種思考的深化,不僅提升了東誼的學術素養,也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期待。特別感恩美國德保羅大學提供這麼好的學習進修環境與管道,讓東誼可以追求學問與成就,順心順喔完成博士學位,這是東誼專業成長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是學術上的突破,更是意識的揚昇,在知識與自我認識上都有了顯著的提升。東誼在正念覺愛中學會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每一份支持與緣分。感恩大宇宙無條件的光愛源源不絕湧向東誼,這些都將成為東誼未來繼續前行的重要資糧與動力,萬分感謝這奇異恩典。
 
陳東誼謹致
 西元二O二四年十二月

鄭秋惠 博士

邁向學術旅程中沿途灌溉著讚美與鼓勵

一開始我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論文,但為什麼當初要報名?
主要是因為感恩許博士的心💖很感恩許博士真誠用心的教導、手把手帶領,這需要有極大的耐心與愛心🌼
許博士用「讚美與鼓勵」慢慢灌溉、讓我成長。所以,在許博士一直鼓勵下,除了不好意思拒絕,更多的是回饋與感恩的心態下報名了博士班。當然心裡還有另一個小聲音,希望有奇蹟會發生🍀
 
許博士分析我的家族具有學者性格,弟弟是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教授(Universität Stuttgart) ,而我在處理花波實習課程的專注與細心具有學者的精神與風範,於是更加強化我撰寫論文的決心。
 
因此,在面具寶寶、挖洞寶寶和黏黏寶寶的共同作用之下,發揮OK寶寶的特質,拿出高傲寶寶的姿態,決心邁向學術之路,一鼓作氣終於完成博士論文。
 
剛開始寫論文的時候,其實是抱著回饋、感恩的心態在寫,寫著寫著也讀了很多資料,內心慢慢沉澱⋯
有一天,突然感受到無比的喜悅,我的心態有很大的轉變,我覺得我是在為自己寫論文,我在讓自己看到不一樣內心,感受不一樣的天地⋯這樣的轉變當下自己都覺得很感動💖
我當時正在煮晚餐,臉上堆滿喜悅的笑容😊
 
那時候就很想跟大家分享,也希望鼓勵大家,不管有沒有報名碩博士班,都為自己寫一篇屬於「自己的論文」,用心感受我們的人生,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在寫論文當中,除了專業成長許多,意識維度掦升更高,感受宇宙天地萬物的能量~感受自己頻率與外在環境、人物同頻共振⋯
我很喜歡朋友跟我說的: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物以類聚,相信我們都是同頻率的人,才能共振到一起。
 
 
以上分享秋惠撰寫論文的心路歷程🍀謝謝大家

張舒婷 碩士

秉持撰寫論文的熱忱與堅持迎接未來的挑戰

這篇論文的完成,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段學術生涯的里程碑,更是一段自我成長的歷程。在這期間,我經歷了無數次的思考、嘗試與挑戰,不斷地修正修改,借閱了不同領域的書籍看了各式的期刊,也收穫了寶貴的經驗與知識。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許心華博士,她的專業指導與耐心支持是我能夠完成這篇論文的最大動力。她在我遇到困難時,總能提供關鍵性的建議,讓我能夠走出迷茫,同時感謝黃庭瑄副教授溫馨的陪伴與指導。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先生與朋友們。還有朱嘉銓同學。他們一直是我背後最堅實的後盾,無論是心情低落時的安慰,還是遇到思考碰撞期,熬夜趕稿時的一句鼓勵,都讓我倍感溫暖。
 
最後,我要感謝自己。感謝那個不輕言放棄的自己,感謝那個迎難而上的自己,也感謝那個願意為夢想努力的自己,我愛我自己。
 
這段旅程或許艱辛,但每一步都值得。希望未來的我,能夠繼續保持這份熱忱與堅持,迎接更多的挑戰與可能性。

朱嘉銓 碩士

未來人生的挑戰像寫論文的精神一路奮鬥下去

在這段不算長也不算短的碩班生涯,讓我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曾經被我遺忘的年輕歲月在這次被庭瑄與舒婷給喚醒,並在許心華院長的諄諄教導下,重温舊時的回憶。
 
但這次與之前不同,不像以前的學習是用考試、學分,甚至是職業執照來逼迫自己努力;相反的,論文的撰寫是主動、積極的,很多未知的知識必須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收集、去理解,才能將論文慢慢地完成,並非一蹴可及的。而且這個過程是堅辛的,收集到的資料要一篇一篇去閱讀、咀嚼,方可知道這些資料是不是我要的。當我遇到瓶頸想退卻時,庭瑄與舒婷又適時鼓勵我、提供我所需要的資料,再加上許院長的時時鞭策與教導,讓我跟自己說:我可以的!直到將論文交出去的那一霎那,那種喜悅與成就感,讓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做到了。
 
 
最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撕開過去只想蒙混的心態,心中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期待在未來的人生旅程所面臨的挑戰能秉持著像寫論文的精神,一路奮鬥下去!

鄭名家 博士研究生

在學習與探索中成長~知識、夥伴與心靈的旅程

這段學習旅程對我來說,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場內在成長的探索與蛻變。
 
首先,衷心感謝 許心華博士,您的指導與無私分享,讓我在學習的路上不斷成長,學會獨立思考,也培養了更深層的研究能力。您的專業與耐心,幫助我少走許多彎路,使我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研究。您的高維度思考方式,是我望其項背,並且時刻提醒自己努力學習的目標。說起來真的很神奇,每當我遇到困難或論文寫作遇到瓶頸時,您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給予我鼓勵與支持,帶來極大的力量。而最重要的是,您帶領我進入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讓我開始理解宇宙的奧秘與能量流動,學會如何透過頻率與意識的探索來發掘自身潛能,進而在學術與心靈間取得平衡。
 
此外,您讓我去體悟到感恩與善良的力量,擁有感恩之心的人不僅更加健康快樂,甚至能改變自己的生命軌跡。而善良的力量更是一種無形的能量,當善念與宇宙的頻率共鳴時,許多看似無法改變的事物,都有機會產生奇蹟。您讓我們相信,這股能量能幫助我們專注於正向的事物,讓我們創造更幸福的人生。
 
這段時間,我也深刻體會到學習的滿足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課程的設計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也讓我對心理學、量子醫學、宇宙學與自然醫學產生更深的連結。我發現,跨領域學習能夠讓知識更具整合性,而這也讓我更加確信,未來的研究方向將以花波、心理學與量子醫學為核心。
 
此外,教授們的專業指導與啟發,讓我學會用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問題,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對學術研究的信心。特別是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我將自己對花波、心理學、量子醫學
與宇宙學的熱愛融入其中,並始終堅持著。當我全心投入時,彷彿有一股強大的能量流,貫穿我的思維,使所有靈感如泉湧般地湧現。那一刻,我完全沉浸在創作的流動之中,寫出的論文不僅順暢,更充滿了感動。而許心華博士的教誨讓我不斷調整與進步,這些寶貴的意見成為我持續探索的動力。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但我很幸運,擁有家人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地追尋夢想;擁有朋友的陪伴與鼓勵,讓這條路上多了許多溫暖,也擁有學長姊們的經驗分享與幫助,讓我的學習旅程更加順利,也讓這段旅程變得更加豐富且有意義。
 
回頭看看這一路的努力,我真心感激自己從未放棄。雖然過程中有挑戰、有迷惘、有苦有樂,但這些經歷都成為了最珍貴的養分。我期待未來能夠一本初衷保持著熱忱,繼續與有緣的夥伴們攜手同行,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對我而言,學術研究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一場持續探索自我、成長心靈的旅程。
 
 
謝謝每一位陪我走過這段路的人,因為有你們,這段旅程才變得如此美好!

戴思詩 博士研究生

「從進修國際自然醫學醫師班,進入美國⻄南德保羅大學自然醫學博士班的心路歷程」分享: 
我接觸自然療法已超過20年,前8年主攻情緒釋放和藝術治療,有過千個案,後12年 主修宇宙意識及心靈哲學,也研究及開創結合「能量按摩及藝術圖騰」的自然療法。
 
我曾許諾 ~ 賺取的每一分錢也必須伴隨快樂,我也做到了。 在心靈的世界,我很富 足的运用宇宙给予的各種天賦禮物;可在世俗世界,總覺得少了什麼。 
 
直到遇見許心華副校長,從各位名醫、教授的授課及內訓,讓我個人專業在自然醫學路上漸行漸穩。 
量子花波為我帶來極大的震撼,隨著每一季的複訓、生活實踐,當我結合本身專業及 花波,都見證花波發揮巨大作用,為個案情緒帶來更大的穩定性,健康加速恢復,精 神層面比過往開朗和有創意。 花波的力量是越使用威力越強。 
 
因IPMO自然醫學認證醫師身分,我的專業得到更多人及憂鬱症病患的信赖, 在信任 的連結狀態裡,療癒取得更大的成果~快速走出陰霾及進入美好狀態的轉化;也受邀 到不同學府及企業進行慈善演講和推廣自然醫學的重要性。 
 
進入博士班是宇宙智慧和我內心相应的呼喚~「這和宇宙願景、人類福祉相關」。在經歷了人生各種歷練,我成為心的運行者,保有赤子之心,隨著生命之河流動。 
 
另一重要因素是被許副校長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感所動。 
她就像慈母般的存在,一路勞心勞力帶領團隊前進,給予很多機會、指導和包容,為學子們的美好安康鋪路。 
 
普羅大眾大都忽略意識對人類的影響力,我希望可以結合宇宙意識和自然醫學取得更多研究成就,从更專業角度出發,服務惠及世人。非常感恩許副校長、IPMO 和美國⻄南德保羅大學及整個團隊。 

謝昊霓 博士

🌟中國媒體報導🌟
 
謝昊霓博士~中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謝天渝 博士

S__65937468.jpg
S__65937482.jpg
《新聞露出》謝天渝、許心華賢伉儷新書《口腔經絡與身心健康》醫典 榮登金石堂三冠王
01)民眾新聞
02)臺灣郵報
03)報新聞
04)Yahoo
05)Pchome
06)yes新聞
07)奧丁丁
08)match
09)Life生活
10)蕃新聞
11)福爾摩沙新聞聯播
TOP